01、万安罗盘 万安罗盘制作技艺所在地万安镇位于安徽省休宁县城东3公里,是古徽州的重要商埠和水运码头,四大名镇之一,休宁九大街市之首,民间有“小小休宁县,大大万安街”之誉。万安罗盘制作业至迟始于元末明初,发展于明代,鼎盛于清代中叶。其制作工艺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。 万安是现今全国仅存的手工制作罗盘的产地。万安罗盘的传统制作工艺流程严格规范,技艺精湛缜密,所制罗盘、日晷等产品规格全、品种多、精度高,是中国古代民间工艺的杰出代表和遗存标本,是风格独特的徽州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万安罗盘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罗盘制作技艺,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又形成了自己的工艺特点,其选料、车圆成坯、分格、清盘、书写盘面、油货、安装磁针等工艺流程和技艺手法,均有严格的规范要求。万安罗盘历史上著名的字号有方秀水、胡茹易和吴鲁衡。吴鲁衡罗经店生产的罗盘、日晷于民国四年(公元1915年)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,这也是中国工艺品首次获国际大奖,清康熙年间万安罗盘业生产的一具“徽盘”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。 2004年3月,清代罗经大师吴鲁衡与朱熹、胡适、陶行知等30人一起被评为“千年徽州杰出历史人物”。而“万安罗盘制作技艺”则入选了2006年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 02、松萝茶 松萝茶,作为徽州历史传统名茶的领军茶,始于唐,兴于明,盛于清,属绿茶类,产自休宁县的松萝山。松萝茶始创炒青制作技术,被誉为“炒青始祖”;其制作工艺领先,不仅统领江南名茶,而且传播各地;其具有独特药效,人称“绿色金子”;其品饮形式创新,瀹饮法一直流传至今。 松萝茶外形紧卷匀壮、色泽绿润、香气高爽、带有橄榄香味,古人有“松萝香气盖龙井”之赞辞。 在海拔600-700米的大山之间,一年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空气湿度大,土壤湿润,让茶树更好吸收雾气与日照,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让松萝茶产业孕育而生。2012年松萝茶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 03、苞芦松 苞芦松是流行于汪村镇田里村岭脚地区的一种传统特产。 苞芦是山区农民对玉米的俗称,苞芦松也就是玉米片,是山区农民把玉米碾粉、搅糊、冷却后,用特制的工具切成薄片、晒干制成的食品,油炸后香脆可口,回味悠长。 04、泉水鱼 休宁的山泉流水养鱼可追溯至宋代。休宁山间温度较低,在山泉水中养殖出的鱼类,食青草和蔬菜,生长周期比一般鱼类长,鱼肉紧实,肌间刺少,品尝起来口感绝佳,无泥腥味,营养价值极高,深受大家的喜爱。 2015年10月,休宁县泉水鱼养殖系统成功申报为“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”。 05、五城米酒 五城米酒口感绵甜,使用小曲制作。原料取当地优质珍珠糯米,经过浸米、蒸饭、淋饭、拌曲、糖化、开粑、发酵、出酒、滤酒、二次蒸酒、糖化等十几道严密工序酿制而成。五城米酒酿造技艺与众不同,一年四季可以酿造,以冬季酿造为佳,在处理水温、酒曲等工序上有着独特的祖传秘方。 因此,五城米酒出酒时外观橙黄色至琥珀色,陈酿清澈透明,不浑浊,不沉淀,香气浓郁,甜润爽口,醇厚甘绵,富含多种维生素、氨基酸等营养成分。不仅具有保健价值、经济价值,而且文化价值也很高。 06、五城茶干 五城茶干,安徽省休宁县特产,始创于南宋末年理宗时期,工艺成熟于元代,隆盛于清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 五城茶干色泽红棕色,色泽均匀、有油润感滋味咸甜适中、香气浓厚、质地组织细密、对折不断、柔软有劲、有弹性。茶干选用优质大豆、甘草等十几种天然材料精制而成。且色泽酱红、细嚼味长、回味持久、有韧性、对折不断等特色。除含丰富的植物蛋白外,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,以及钙、镁、钼、锰、硒、锶、铜等十几种微量元素。是品茗之佐餐,下酒之佳肴,老幼皆宜之美味食品。 07、贡菊(见徽州区徽州贡菊) 黄山贡菊,也称“贡菊”“徽州贡菊”,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,故名“贡菊”。黄山贡菊盛产于休宁县兰田、南塘等地,品质优良,集色、香、味、形于一体,既有观赏价值,又有药用功能。黄山贡菊泡水喝味道醇厚甘爽,具有改善口臭、清热、明目的功效。 休宁县盐铺村被誉为菊花村,种植贡菊2600多亩,种植有徽菊、大皇菊、金丝皇菊等;秋日吸引很多摄影师和游客前来欣赏。 编者按:参考了大量资料,推出本期黄山当地美食特产/物产系列介绍文章;黄山本地土特产/物产有明确出处的已归类到对应区县的介绍文章里;其他不是很明确或是各区县均有出产或是该地区特产/物产品种较少的汇总整理介绍在黄山美食土特产/物产文章中。如有遗漏,欢迎文末留言。 |
Archiver|手机版|积分抽奖|黄山旅游圈 ( 皖ICP备2023014144号 )
GMT+8, 2025-4-26 00:17 , Processed in 0.025611 second(s), 18 queries .